春秋 青铜器 |
编辑:常州正美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字号:大 中 小 |
摘要:春秋 青铜器 |
11月23日,美国华裔收藏家范季融、胡盈莹夫妇将其收藏的9件秦公晋侯青铜器捐赠给了国家。文化部部长蔡武向捐赠者范季融、胡盈莹夫妇颁发“文化交流贡献奖”——这是中国政府为中国文化交流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外及中国港、澳、台友好人士颁发的最高奖项。
范季融夫妇此次捐赠的9件青铜器有哪些?有何价值?这引起不少读者的兴趣。记者与国家文物局取得联系,获取了这九件青铜器的相关资料,并请青铜器鉴定专家张颂斌先生对这九件珍品进行点评。 粗犷简约的秦公鼎 三件秦公鼎为春秋早期(公元前770年-前7世纪上半叶)作品,最大的一件高35.2厘米口径35.5厘米腹深14.8厘米腹径36厘米重15200克。另外两件鼎分别为:高32.4厘米口径33厘米腹深14.3厘米腹径31.8厘米重12920克;高30.5厘米口径31厘米腹深13.5厘米腹径31.7厘米重11250克。 最大的一件鼎与后两件形制、纹饰大体相同、大小相次。口沿外折,上设宽厚直耳,上厚下薄,略为外侈。束颈,宽体,器腹外垂,浅腹平底,蹄形足。器型颇具西周晚期的气度。立耳的外侧饰鳞纹。颈部饰有窃曲纹、腹部饰兽目交连纹,结构有秦国地域特点。足上部饰兽面纹,有鼻出脊。整个纹饰风格粗犷、简约。器内壁铸铭两行6字,行款右行:“秦公乍(作)寶用鼎”。 专家点评风格独特厚重大气 张颂斌:在陪葬的各种食用礼器之中,鼎是很重要的。这三件鼎风格一致,纹饰略有不同,可以认定是一套列鼎,当时墓葬中一共有几个鼎目前还是个谜。从纹饰上看,纹饰占比例较大、比较满。腿耳纹饰丰富,器壁厚重,明显区别于常见到的西周晚期和春秋早期用于陪葬的冥器。造型厚重简约,不吝啬用料,纹饰精美,有很高的考古价值。尽管出土于甘肃,它们带有明显的秦地风格:底腹大于口、颈部。从铸造工艺上看,三件鼎凸起的范线清晰,可以看出是用多块外范整体铸造的。 秦公墓出土青铜器中多数有“秦公”或“秦子”铭文,是研究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秦国历史的珍贵资料。此外,鼎上的铭文排列很特殊。一般发现的青铜器铭文的行款多是竖排左行书,而这件却是行款右行,比较少见。 秦公簋与垂鳞纹鍑 两件秦公簋也是春秋早期(公元前770年-前7世纪上半叶)作品,其中一件高16.4厘米口径18.7厘米腹深9.7厘米腹径24.5厘米重5200克;另一件高16.2厘米口径18.9厘米腹深9.2厘米腹径22.8厘米重4471.3克。 这两件簋形制、纹饰基本相同。失盖,母子口,体宽鼓腹,圈足下接三兽足,下连短状兽爪形矮扁足。腹部两侧设兽首形耳,造型宏伟,耳端龙首宽厚,蜷身,下有垂珥呈卷尾状。口沿下饰兽目交连纹,腹部饰三层交错的垂鳞纹,圈足上饰一周鳞纹。器内底铸铭两行6字:“秦公乍(作)铸用簋”。 垂鳞纹鍑,春秋早期(公元前770年-前7世纪上半叶)作品,高22.1厘米口径18.8厘米腹深14.2厘米腹径17.1厘米重2999.6克,直口,方唇,深腹,腹壁略微斜收,喇叭形高圈足。口沿两侧设有绦索纹立耳,耳的内根部呈蛇头状,紧贴于器口的内缘。口沿下装饰一周兽目交连纹,腹部装饰双层垂鳞纹,两圈纹饰之间以一条凸起的绦纹为界。这件鍑上的兽目交连纹,据目前的资料尚不见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,而与上海博物馆所藏秦公鼎口沿下的纹饰十分相似,秦公鼎为春秋早期器物。 专家点评 还有散失的青铜器 张颂斌:在当时,簋是与列鼎配合使用的食用礼器。 根据西周的列鼎制规定,天子九鼎八簋,诸 侯七鼎六簋,卿大夫五鼎四簋,士三鼎二簋或一鼎。春秋早期仍沿用西周的礼制。从目前三件秦公鼎和两件秦公簋来看,出土时肯定还有散失的青铜器,因为按照周朝的礼制,秦公的规格应该不少于五鼎、四簋,估计已发现的是其中的一部分。 从簋的口沿上看,这两件簋的盖子已经散失。它们制作细致、纹饰精美,而又不失厚重。另外,垂鳞纹鍑也是较少见的食用礼器之一,十分珍贵。 这几件青铜器之所以厚重大气、不潦草,是因为制作于春秋早期,还带有周朝的气派。到了春秋中晚期,礼崩乐坏,周朝的力量已经衰弱,所以有些青铜器在造器上就有些潦草、粗糙。 |
上一条:快递业将推实名制 | 下一条:2014春运火车票预售期 |